2022-05-14 本站作者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人民财经评价:让内需拉动经济的“引擎”更加强劲
——“坚定信心,战胜困难”系列之⑤
不久前,2022年中国经济第一季度报告发布。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万亿元,同比增长9.3%,投资增速快速回升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.3%,居民消费基本稳定,潜力巨大……随着扩大内需战略的积极推进,一季度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6.3%,成为经济“开门红”的重要基石。这再次表明,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,扩大内需是稳增长的重中之重。
必须看到,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在增加。受疫情影响,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减弱三重压力更加突出,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。必须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全力扩大内需,让内需拉动经济的“引擎”更加强劲。
它在稳定消费经济方面起着基础作用。目前,受疫情等因素影响,消费尤其是接触性消费恢复缓慢。针对此,各地纷纷出台措施,福建发放4亿元商旅消费券,重庆补贴汽车“以旧换新”,云南拟减免73个旅游景点门票...地方政策有效刺激了消费增长。下一步,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来促进消费。一方面,要稳定基础消费市场,稳定更多的消费服务市场主体,扶持餐饮、零售、旅游、民航、公路、水路、铁路运输等贫困行业;一方面,要继续培育消费热点,促进绿色家电、医疗卫生、文化旅游、体育等消费的提升和扩大。
拉动内需的后劲取决于促进消费回升的程度和扩大有效投资的力度。目前,无论是“十四五”规划的102个重大项目的大力推进,还是中央资金的加速下达,都是为了加大工作力度,扩大投资。下一步,要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债券的发行使用,促进项目早日启动和顺利实施。“三驾马车”相辅相成。我们支持企业内外贸一体化经营,内外流通顺畅,这也将为扩大内需创造有利条件。
还要看到,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问题,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。有的需求增加了,供给质量跟不上;一些流行因素导致生产和物流不畅。解决供需错配问题,必须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短期内,要突破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堵点,让产品和服务更易获得;从长远看,要改善供给结构,增强供给体系对内需的适应性,在需求拉动供给和供给创造需求之间形成更高层次的动态平衡。
扩大内需,不仅要采取措施,更要保持信心。中国有14亿多人口形成的超大规模市场,其中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,需求层次丰富,规模优势明显,这是我们扩大内需的独特优势。中国经济潜力充足,活力强劲,政策工具众多,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。这是我们的信心所在。
前不久,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研究了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;国务院发布《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可持续回升的意见》,以5个方面20条措施刺激消费。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路径。着眼大局,开辟新的空内需空间,既能克服眼前的风险挑战,又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累内生动力。阎正
单车
原创 从2899跌至2499元,三星屏+65W+IMX766,骁龙870口碑旗舰仍受青睐
疫情之下,智慧物流进入爆发阶段
桌球左右开弓真的很难吗?奥沙利文是第一个左右开弓的选手吗?除了奥沙利文和特朗普还有谁会左右开弓?
苹果 macOS 13 爆料汇总:代号“Mammoth”,6 月 7 日发布
董明珠的“接班人”孟羽童久未现身,难道被解雇了?本人给出回应
刘和刚老婆妻子战扬个人简历
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—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青年和青年工作纪实
世界第一长河——尼罗河/最美的风景在路上
“火箭”奥沙利文七夺世锦赛冠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