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06-20 本站作者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来源:证券日报
近日,银监会发布《关于扩大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的通知》。自2022年3月1日起,养老金理财产品试点扩大至“十地十机构”,募集资金上限提高至2600亿元。引起财富管理市场所有参与者的关注。
银监会表示,“试点开展以来,总体运行平稳,市场反应积极,开局良好”。良好的开端令人欣慰。“试点扩围”入围企业应抓住机遇,加快养老理财在资产配置和产品设计上的深耕,赢得更多投资者的掌声。这也是“试点扩围”背后的深层次意义。
事实上,在银行理财子公司试点养老理财产品之前,保险公司就推出了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等产品。然而,目前商业养老保险产品规模小,发展缓慢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收益率吸引力不够,收益率低和资产配置逻辑有关。
目前养老理财产品和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均采用“固定收益加”的资产配置策略。以首批4款养老理财产品为例,其中,有3款的权益类资产上限为20%,只有在老年人享受阳光的情况下,上限才调整为40%。
银行理财子公司和保险公司之所以采取“固定收益加”,与养老基金风险偏好低、资金积累周期长、政策约束多、制度设计障碍等因素有关。但与此同时,银行的理财子公司也深受“固定收益+”模式弊端的制约,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:
一是优质资产短缺。在“固定收益加”的策略下,养老理财产品势必会高比例配置存款、国债、利率债等固定收益类资产。但近年来,固定资产中优质资产匮乏,保险资金等机构一直是固定资产配置中的“大户”。养老金理财的加入,必然加剧“资产荒”。
第二,回报率更稳健,但灵活性较低。受利率下行等因素影响,利率债、存款等低收益资产会降低养老金理财产品的收益率。此外,2015年以来,标准化资产中长短期债券收益率利差缩小,甚至一度出现长短期利率倒挂现象。养老金理财产品的配置难度不难想象。
第三,初期相对高收益还是不可持续。试点的前四款产品风险等级为R2,封闭期为5年,年化收益率超过5%。在“固定收益+”的资产配置模式下,这样的收益水平已经变得非常诱人。此外,为了抢占客户流量,第一批养老理财产品大幅降低费率,不提超额业绩报酬和销售费用。高收益低费率考验着理财公司经营老年理财产品的可持续性。
基于此,笔者建议养老金理财应适当降低固定资产配置比例,审慎提高权益类资产比例,以提高产品收益率,增强产品吸引力。
数据显示,5年来,在上证综指累计涨幅不到10%的情况下,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涨幅达到117%,年化收益率达到19%。因此,在控制风险水平的前提下,适度提高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,有利于增强产品的吸引力。
当然,适当提高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的前提是,财富管理公司要有相应的投研能力。同时,正如银监会相关负责人所言,试点财务公司要引导形成长期稳定的资金,探索跨周期投资模式。(苏)据
人民的名义分集介绍 人民的名义1-3集介绍
名门暗战结局 名门暗战大结局解析
尤其造句 用尤其造个句子
举重49公斤级是什么意思 举重49公斤级的意思是什么
怎么查航班信息查询 查航班信息的方法
喜欢一人是什么感觉 喜欢一个人的感觉
墙面裂缝漏水用什么方法修补 墙面裂缝漏水如何修补
咋样躲春 躲春方法介绍
冰糖炖雪梨结局 冰糖炖雪梨大结局是什么
万思维主演的电视剧 万思维主演了几部电视剧
花天酒地打一个生肖_0(花天酒地打一个生肖数字)
疏的偏旁部首是什么(汉字偏旁部首名称表)
名作之壁(名作之壁什么梗)
3个月孕妇食谱(二三个月孕妇食谱)
一头猪多少钱(一头牛多少钱)
退票扣多少钱(火车票当天退票扣多少钱)
中国百强县(中国百强县gdp排行)
彩金价格(18k彩金价格)
海口特产(海口特产店)
2018年高考一本分数线(2018年高考一本分数线预测)